欢迎访问科普华君!

疫情志愿者不想干了可以吗(体制内拒绝当志愿者会有什么影响)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最近后台收到很多留言,这里我挑出一个问的比较多的问题:“我在单位里被强制充当志愿者,但我又不想去,有什么影响?该怎么办?”

志愿者,一个闪闪发光的称呼,首先,为现在逆风前行的抗疫志愿者点赞,好样的,不管是被单位指派的志愿者还是自愿,只要是为抗疫做了贡献,你们的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

我们先谈现象:在体制内工作的人似乎都有这样的经历,只要上面有什么风吹草动,下面就开始层层加码分摊到基层普通工作者身上,比如:雷锋日牺牲周末下社区强行“做好事”、植树节志愿除草给领导递铁锹种树、城市创卫全员压马路拍照扫地、当前防疫抽调名单守高速公路、社区志愿者。

疫情志愿者不想干了可以吗(体制内拒绝当志愿者会有什么影响)

本着善意与感谢,我们尽可能的理解志愿行为的光荣与伟大,志愿者思想觉悟奉献精神高出一层,但是对真正下过基层,曾经经常被志愿的员工来讲,这是一种思想和行为的双重压迫,今天五一,原本计划全家郊外烧烤,但是家里五口人,一个被通知学校老师值班,一个在医院当防疫志愿者,但真实心理来说,他们并非“志愿”。

这时肯定有很多人跳出来说:不想当志愿者就拒绝啊别去啊,少你一个不少。殊不知,成年人的选择大多数时候是身不由己,想要说不,也是力不由心。

说到拒绝“志愿”行为带来的影响,如果你是在公司里拒绝类似的“志愿”安排,很有可能面临老板辞退的风险,毕竟很多时候老板不爽是能直接决定你的去留。但是体制内的单位,想辞退你却是不容易的,你却可能会被边缘化,会被取消某些无形的权利或资格,甚至工作安排被刁难。

体制内,被扣不积极的帽子、吃亏的事,咱们尽量不要说我不做,而要表现出来我愿意,但有客观条件不允许我做。比如说抗洪志愿者,你不想去,你说我不敢不想去,和我身体不舒服没法去性质是不一样的。防疫志愿者,你说我不去,和我可能是密接没法去性质是不一样的。。。。不提倡不提倡啊,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找理由。

每个单位或多或少都有部分这样的人,说得好听叫聪明人遇事先上,抢头条头功,然后找理由撤下来,偷奸耍滑,最后有宣传有表彰。说得不好听叫老滑头、老油条,事情没多干但混得风生水起。

体制内,尽量圆滑与委婉,年轻人刚不得!

最后谈谈我对志愿者这一服务行为的看法:

一、贪生怕死,贪图享乐,是人的本能,并没有错,也许我们不够伟大,去奉献自己服务社会,但我也能坚守底线不扯后腿不危害社会。志愿者的确是挺累的一件事情,有时候会感觉累不想干,有时候会被别人说只是为了一些功利,有时候把志愿者当成一种免费的劳动力。至于热情投入还是置身事外,这些其实都挺正常的,私心不可避免,即使真的掺杂有功利的动机也无可厚非。也许有些想法不那么纯洁和高尚,但并不是可耻的,它是真实的人性体现,公益不能要求人去做圣人。

二、身为体制人,吃的公家饭,我们一是要对得起“体制”两个字,二是要对得起“良知”,在指挥交通、扫马路、加班等形式主义的志愿者行为时,你可以适当拒绝当志愿者,但在抗洪、抗疫、抗台风等生死攸关、民生利益的时候,你最好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由心而发的志愿奉献,让胸前的党徽更加鲜艳。

三、感谢大家来做志愿者,但也请对这个称呼负责,首先,根据国家志愿者管理条例,相关单位应该为志愿者的人身安全投保、生活起居适当保障,不至于出现很多上海抗疫志愿者吃不上热饭、虚脱甚至受伤休克。其次志愿行为虽然是无偿,但没有报酬并不等于不负责任,日常中很多志愿三分钟,拍照俩小时的现象,事还没开干就打退堂鼓,不走心、不认真、不服从管理等情况……志愿服务不仅需要那份初心和热情,更需要认真、严谨、耐心和负责的态度。志愿服务不是施舍,更不该沦为走形式。

回归主题,在单位里各位有没有被强制充当志愿者?有没有内心很抗拒不想去但又无可奈何的时候?最后你选择了怎么做?#金粉社区#

热门排序

9185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