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普华君!

4名戍边英雄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牺牲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首次披露!4名解放军官兵在中印边境牺牲全过程-中国长安网

喀喇昆仑高原,横亘西部边境。

去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

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英雄虽已离去,精神永驻边关!

19日,军报发表长篇通讯,首次披露边境冲突全过程——

喀喇昆仑高原,横亘西部边境。

立春过后,大江南北暖意渐浓,高原深处的加勒万河谷依然严寒彻骨,大河冰封,群山耸立。

这里是祖国的西部边陲,也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来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2020年4月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甚至暴力攻击我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

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我边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让,尽最大诚意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官兵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涌现出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某机步营营长陈红军和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先进典型,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

“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万千官兵发扬喀喇昆仑精神,克服极度高寒缺氧,守边护边、不怕牺牲,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战位上。

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峰耸峙。

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

“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

“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

——陈祥榕对一次战斗的记录

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在肩。一线官兵常说,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

清晨,当哨声响彻营房,班长李确祥又想起了一笑就露出两颗小虎牙的陈祥榕,想起了那个新兵的第一次冲锋。

那是2020年5月初,外军越线寻衅滋事,李确祥和陈祥榕等紧急前出处置。

李确祥问年轻的战友:“要上一线了,你怕不怕?”陈祥榕回答:“使命所系、义不容辞!”

他们赶到前沿后与对手殊死搏斗,坚决逼退越线人员。陈祥榕在日记中自豪地写道:“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面对严峻斗争考验,一线官兵越是艰险越向前,生死关头更凛然。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

交涉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

“他们的人陆续从山崖后冒出来,黑压压挤满了河滩……”参谋陈鸿宇回忆说,“我们人虽少,可拼了命也不能退呀!”

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

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

见此情景,陈红军带人立即突入重围营救团长,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

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取得重大胜利,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军医韩子伟记得,祁发宝被救出后,左前额骨破裂,有一道十几厘米长的口子。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为救助战友牺牲。

祖国山河终无恙,守边护边志更坚。

那场战斗后,“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发写在了头盔里、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

那场战斗后,陈祥榕所在连队斗志更加旺盛,服役期满的士官100%主动留队,所在团义务兵踊跃申请选取士官继续战斗。

那场战斗后,王焯冉所在团18名女兵3次请战,她们在请战书中写道:“愿同男兵一样英勇战斗,甚至流血牺牲!”

捍卫着英雄誓死捍卫的国土,肩负着英雄用生命践行的使命,一股“学英雄、当英雄”的热潮涌动喀喇昆仑高原。

如今,加勒万河谷的前哨上,官兵们时刻高度戒备,牢牢扼守河口;风雪飞扬的驻训场,官兵们驾驶新型战车精训苦练,随时准备迎敌亮剑;新型保温营房内,官兵们齐装满员、战斗生活物资充足,做好了长期斗争准备,纷纷表示——

我已严阵以待,犯我者必遭迎头痛击!

赤胆忠诚皆为祖国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

——摘自肖思远的战地日记

春节前夕,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又一批新战士,走进喀喇昆仑腹地的军营,准备在新训后奔赴高原边防一线。

有人说,选择这片高原,是既需要理想、更需要勇气的。天下有那么多的好地方,一颗颗年轻的心却偏偏选择了边关——

1997年,高中毕业的祁发宝报名参军,带着新兵营“军事课目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向组织申请:到高原去、到斗争一线去。

2009年,陈红军从地方大学毕业,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听说要征兵就临时“变卦”了,最终走进火热军营。

2016年后,年轻的肖思远、王焯冉、陈祥榕也相继走上边关。一年年来,无数与他们一样的青年做出同样的选择。

走上高原是因为理想,留在高原则考验信念。

他们首先要战胜的,是无法摆脱的高寒缺氧,满目的荒漠冰川,漫长的冬季封山,以及由此形成的遥远而荒凉时空……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必须时刻警惕,随时准备挺身而出,挫败一切侵犯中国领土的图谋。

官兵说,风与雪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就像一个超级过滤器,足以滤去你心中所有的浮华,最后只剩下对这片土地清澈的爱。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班长孙涛问他:“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

“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他坚定地说。

这种爱,无关年龄,都是一份“边关有我在,祖国请放心”的勇敢担当——

“头顶烈日乐为祖国守边防、手扶蓝天甘为人民作贡献。”祁发宝勘察天文点前哨,默念着老营房上的这句标语感慨不已:“老前辈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坚守边防一线,现在我们更应该担起责任,把边防守好。”

肖思远牺牲后,战友们整理遗物时,看见他在一篇战地日记中写道:“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无比自豪!”

这种爱,无关年龄,都是一腔“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赤胆忠诚——

陈红军所在营官兵聊起营长时说:“他最喜欢的,似乎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在一本书中,他特意标注了一段话:“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走上斗争一线前,王焯冉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这个时候递交入党申请书,就是希望组织能在任务中考察自己,在斗争一线考察自己。”

边防斗争中,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万千将士如斯,万里边关如铁。“为人民戍边、为祖国守防”成为一代代边防官兵赓续传承的血脉信念。

今天,坚守着无数边防军人用生命筑起的精神高地,祁发宝所在团有5任团长仍然并肩奋战边防斗争一线。

今天,读着身边团长、营长、班长的英雄故事,新一代喀喇昆仑卫士茁壮成长。

官兵一致生死与共

“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祁发宝所在团不成文的“规定”

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进藏先遣英雄连”连旗迎风招展。连旗下,全连官兵庄严宣誓:向王焯冉烈士学习,发扬“先遣精神”,坚决完成边防斗争任务……

1950年,先遣连130多名官兵在党支部书记李狄三带领下,以牺牲63人的悲壮,将五星红旗插上藏北高原。

当年,李狄三病情严重时,恳请党支部不要再给他用药,把最后一支盘尼西林留给其他战友……70年后,面对滔滔激流时,23岁的王焯冉同样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那天,王焯冉和战友马命等连夜渡河增援一线,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自己却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

突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

危急时刻,他将马命猛地推向岸边:“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马命获救了,王焯冉则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一个英雄的集体,必然是团结的集体。回顾那晚的战斗,官兵们含泪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生死与共、舍命相护的故事——

看到祁发宝受到攻击重伤倒地,营长陈红军当即带着官兵,冲进“石头雨”、“棍棒阵”营救团长。

听到有人喊“营长连长被围攻了”,陈祥榕迎着对手冲去,用身体和被砸坏的盾牌护住营长连长。

发现还有战友被围攻,肖思远再次冲向前去,拼死营救战友,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块、棍棒的攻击。

“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回顾那场战斗,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我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是这次战斗以少胜多的关键所在。

边防斗争中,各级指挥员与官兵同住地窝子、同爬执勤点、同吃大锅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给养物资,平时铆在一线、战时带头冲锋,凝聚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谊和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

祁发宝所在团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战士张明最难忘那次渡河——

巡逻途中路过一条冰河,祁发宝带头跳下水探路,张明和几名战士也准备直接蹚河,却被团长叫住了:“水很凉,我背你们!”本已过河的祁发宝蹚水回来,把张明背起来一步一晃往前走……

战士夏良最难忘那次宿营——

河谷深处寒风凛冽,陈红军带着官兵巡逻到达指定点位,宿营地遍地碎石。夜里,义务兵及有高原反应的官兵住进了运输车大厢,陈红军则带着干部骨干在空地上支起帐篷打地铺……

平时甘苦与共,战时生死与共。

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战士王钰发现陈红军等人牺牲现场。

他看到,一名战士紧紧趴在营长身上,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

这名战士,正是陈祥榕——陈红军平时关爱最多的“娃娃”之一。

以身许国青春无悔

“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肩负的是军人的天职,所以我也很为他感到骄傲。”

——姐姐眼中的陈祥榕

刚刚过去的冬天里,一封家信在高原广泛流传,激励官兵战风斗雪、坚守一线——

“奶奶,这么长时间里我最牵挂的就是您,孙子这些年一直想好好让您享福,可是我却一直不在家……

爸妈,儿子不孝,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好好报答你们。”

这封家信是王焯冉执行任务前写下的。字里行间,战士的家国情怀催人泪下,边防斗争的严峻考验也跃然纸上。

对此,祁发宝也深有体会。20多年的戍边岁月中,他先后40多次遭遇暴风雪和泥石流,1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孩子刚出生,祁发宝就匆匆归队,妻子生病时他总是不在,父亲去世时他因执行任务未能及时赶回……

丈夫身许国,私恩邈难顾。一名老边防深情地说,戍守高原的军人不是不顾家,而是每当走上边防一线,身后就是整个国家;不是不会爱,而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爱。

正是渴望爱情的年龄,肖思远的钱包里珍藏着一张漂亮女孩的照片。牺牲当天,他还憧憬着未来:“她支持我在部队长干,我想娶她,给她做一辈子的菜……”

还有4个多月就要当爸爸了,陈红军身在一线仍想方设法托后方的战友,提醒妻子按时产检。他答应妻子,等到退役后“就一起带孩子、做饭、钓鱼”……

然而,他们都失约了。

时光之舟桨橹轻摇、驶向未来,他们的爱,永远凝滞在了彼岸。

几个月过去了,陈祥榕的姐姐依然对弟弟思念无尽。她坚强地说:“当弟弟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肩负的是军人的天职,所以我也很为他感到骄傲。”

肖思远牺牲后,16岁的弟弟时常梦见哥哥端着枪威武的样子。他下定决心:到了18岁,接替哥哥入伍,把哥哥的精神传下去!

2020年10月25日,陈红军的儿子出生了。那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陈红军妻子的爷爷是一名志愿军老战士,她相信这是冥冥之中的血脉传承。她坚强地说:“我要把孩子好好养大,让他成为像爸爸那样的人。”

英雄从未走远,精神薪火相传。气温低至零下30多摄氏度的高原上,一个个年轻的胸膛里热血澎湃——

在一线,官兵叫响“缺氧不缺精神、山高斗志更高”的口号,纷纷递交请战书要求上战场。

在一线,很多官兵主动推迟婚期、放弃休假,把执行边防斗争任务当成一辈子最为自豪的经历。

战斗热情在一线高涨,关怀温暖也向一线汇聚。在各级共同努力下,任务部队住进了保温营房,看上了卫星电视,穿上了防寒被装,打上了亲情电话,吃上了新鲜蔬菜水果……官兵们卫国戍边豪气充盈、斗志昂扬。

春节期间,华夏大地万家团圆、一片祥和;高原官兵枕戈待旦、高度戒备。见证着英雄官兵赤胆忠诚的加勒万河谷,山河如故、平静安宁。一块崖壁上,八个大字遒劲有力。

那是刚任团长不久的祁发宝带领战士们刻下的铮铮誓言,也是新时代英雄官兵捍卫祖国领土、不负先辈荣光的庄严宣示——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相关报道

首次披露!4名解放军官兵在中印边境牺牲全过程_新浪新闻

  原标题:首次披露!4名解放军官兵在中印边境牺牲全过程

  喀喇昆仑高原,横亘西部边境。去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英雄虽已离去,精神永驻边关!

19日,军报发表长篇通讯,首次披露边境冲突全过程——

  喀喇昆仑高原,横亘西部边境。

  立春过后,大江南北暖意渐浓,高原深处的加勒万河谷依然严寒彻骨,大河冰封,群山耸立。

  这里是祖国的西部边陲,也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来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2020年4月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甚至暴力攻击我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

  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我边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让,尽最大诚意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官兵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涌现出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某机步营营长陈红军和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先进典型,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

  “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万千官兵发扬喀喇昆仑精神,克服极度高寒缺氧,守边护边、不怕牺牲,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战位上。

  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峰耸峙。

  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

“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

  “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

——陈祥榕对一次战斗的记录

  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在肩。一线官兵常说,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

  清晨,当哨声响彻营房,班长李确祥又想起了一笑就露出两颗小虎牙的陈祥榕,想起了那个新兵的第一次冲锋。

  那是2020年5月初,外军越线寻衅滋事,李确祥和陈祥榕等紧急前出处置。李确祥问年轻的战友:“要上一线了,你怕不怕?”陈祥榕回答:“使命所系、义不容辞!”

  他们赶到前沿后与对手殊死搏斗,坚决逼退越线人员。陈祥榕在日记中自豪地写道:“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面对严峻斗争考验,一线官兵越是艰险越向前,生死关头更凛然。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

  交涉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

  “他们的人陆续从山崖后冒出来,黑压压挤满了河滩……”参谋陈鸿宇回忆说,“我们人虽少,可拼了命也不能退呀!”

  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

  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

  见此情景,陈红军带人立即突入重围营救团长,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

  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取得重大胜利,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军医韩子伟记得,祁发宝被救出后,左前额骨破裂,有一道十几厘米长的口子。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为救助战友牺牲。

  祖国山河终无恙,守边护边志更坚。

  那场战斗后,“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发写在了头盔里、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

  那场战斗后,陈祥榕所在连队斗志更加旺盛,服役期满的士官100%主动留队,所在团义务兵踊跃申请选取士官继续战斗。

  那场战斗后,王焯冉所在团18名女兵3次请战,她们在请战书中写道:“愿同男兵一样英勇战斗,甚至流血牺牲!”

  捍卫着英雄誓死捍卫的国土,肩负着英雄用生命践行的使命,一股“学英雄、当英雄”的热潮涌动喀喇昆仑高原。

  如今,加勒万河谷的前哨上,官兵们时刻高度戒备,牢牢扼守河口;风雪飞扬的驻训场,官兵们驾驶新型战车精训苦练,随时准备迎敌亮剑;新型保温营房内,官兵们齐装满员、战斗生活物资充足,做好了长期斗争准备,纷纷表示——

  我已严阵以待,犯我者必遭迎头痛击!

赤胆忠诚皆为祖国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

  ——摘自肖思远的战地日记

  春节前夕,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又一批新战士,走进喀喇昆仑腹地的军营,准备在新训后奔赴高原边防一线。

  有人说,选择这片高原,是既需要理想、更需要勇气的。天下有那么多的好地方,一颗颗年轻的心却偏偏选择了边关——

  1997年,高中毕业的祁发宝报名参军,带着新兵营“军事课目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向组织申请:到高原去、到斗争一线去。

  2009年,陈红军从地方大学毕业,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听说要征兵就临时“变卦”了,最终走进火热军营。

  2016年后,年轻的肖思远、王焯冉、陈祥榕也相继走上边关。一年年来,无数与他们一样的青年做出同样的选择。

  走上高原是因为理想,留在高原则考验信念。

  他们首先要战胜的,是无法摆脱的高寒缺氧,满目的荒漠冰川,漫长的冬季封山,以及由此形成的遥远而荒凉时空……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必须时刻警惕,随时准备挺身而出,挫败一切侵犯中国领土的图谋。

  官兵说,风与雪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就像一个超级过滤器,足以滤去你心中所有的浮华,最后只剩下对这片土地清澈的爱。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班长孙涛问他:“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

  “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他坚定地说。

  这种爱,无关年龄,都是一份“边关有我在,祖国请放心”的勇敢担当——

  “头顶烈日乐为祖国守边防、手扶蓝天甘为人民作贡献。”祁发宝勘察天文点前哨,默念着老营房上的这句标语感慨不已:“老前辈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坚守边防一线,现在我们更应该担起责任,把边防守好。”

  肖思远牺牲后,战友们整理遗物时,看见他在一篇战地日记中写道:“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无比自豪!”

  这种爱,无关年龄,都是一腔“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赤胆忠诚——

  陈红军所在营官兵聊起营长时说:“他最喜欢的,似乎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在一本书中,他特意标注了一段话:“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走上斗争一线前,王焯冉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这个时候递交入党申请书,就是希望组织能在任务中考察自己,在斗争一线考察自己。”

  边防斗争中,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万千将士如斯,万里边关如铁。“为人民戍边、为祖国守防”成为一代代边防官兵赓续传承的血脉信念。

  今天,坚守着无数边防军人用生命筑起的精神高地,祁发宝所在团有5任团长仍然并肩奋战边防斗争一线。

  今天,读着身边团长、营长、班长的英雄故事,新一代喀喇昆仑卫士茁壮成长。

  官兵一致生死与共

  “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祁发宝所在团不成文的“规定”

  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进藏先遣英雄连”连旗迎风招展。连旗下,全连官兵庄严宣誓:向王焯冉烈士学习,发扬“先遣精神”,坚决完成边防斗争任务……

  1950年,先遣连130多名官兵在党支部书记李狄三带领下,以牺牲63人的悲壮,将五星红旗插上藏北高原。

  当年,李狄三病情严重时,恳请党支部不要再给他用药,把最后一支盘尼西林留给其他战友……70年后,面对滔滔激流时,23岁的王焯冉同样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那天,王焯冉和战友马命等连夜渡河增援一线,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自己却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

  突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危急时刻,他将马命猛地推向岸边:“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马命获救了,王焯冉则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一个英雄的集体,必然是团结的集体。回顾那晚的战斗,官兵们含泪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生死与共、舍命相护的故事——

  看到祁发宝受到攻击重伤倒地,营长陈红军当即带着官兵,冲进“石头雨”、“棍棒阵”营救团长。

  听到有人喊“营长连长被围攻了”,陈祥榕迎着对手冲去,用身体和被砸坏的盾牌护住营长连长。

  发现还有战友被围攻,肖思远再次冲向前去,拼死营救战友,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块、棍棒的攻击。

  “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回顾那场战斗,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我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是这次战斗以少胜多的关键所在。

  边防斗争中,各级指挥员与官兵同住地窝子、同爬执勤点、同吃大锅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给养物资,平时铆在一线、战时带头冲锋,凝聚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谊和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

  祁发宝所在团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战士张明最难忘那次渡河——

  巡逻途中路过一条冰河,祁发宝带头跳下水探路,张明和几名战士也准备直接蹚河,却被团长叫住了:“水很凉,我背你们!”本已过河的祁发宝蹚水回来,把张明背起来一步一晃往前走……

  战士夏良最难忘那次宿营——

  河谷深处寒风凛冽,陈红军带着官兵巡逻到达指定点位,宿营地遍地碎石。夜里,义务兵及有高原反应的官兵住进了运输车大厢,陈红军则带着干部骨干在空地上支起帐篷打地铺……

  平时甘苦与共,战时生死与共。

  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战士王钰发现陈红军等人牺牲现场。他看到,一名战士紧紧趴在营长身上,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

  这名战士,正是陈祥榕——陈红军平时关爱最多的“娃娃”之一。

以身许国青春无悔

  “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肩负的是军人的天职,所以我也很为他感到骄傲。”

  ——姐姐眼中的陈祥榕

  刚刚过去的冬天里,一封家信在高原广泛流传,激励官兵战风斗雪、坚守一线——

  “奶奶,这么长时间里我最牵挂的就是您,孙子这些年一直想好好让您享福,可是我却一直不在家……

  爸妈,儿子不孝,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好好报答你们。”

  这封家信是王焯冉执行任务前写下的。字里行间,战士的家国情怀催人泪下,边防斗争的严峻考验也跃然纸上。

  对此,祁发宝也深有体会。20多年的戍边岁月中,他先后40多次遭遇暴风雪和泥石流,1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孩子刚出生,祁发宝就匆匆归队,妻子生病时他总是不在,父亲去世时他因执行任务未能及时赶回……

  丈夫身许国,私恩邈难顾。一名老边防深情地说,戍守高原的军人不是不顾家,而是每当走上边防一线,身后就是整个国家;不是不会爱,而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爱。

  正是渴望爱情的年龄,肖思远的钱包里珍藏着一张漂亮女孩的照片。牺牲当天,他还憧憬着未来:“她支持我在部队长干,我想娶她,给她做一辈子的菜……”

  还有4个多月就要当爸爸了,陈红军身在一线仍想方设法托后方的战友,提醒妻子按时产检。他答应妻子,等到退役后“就一起带孩子、做饭、钓鱼”……

  然而,他们都失约了。时光之舟桨橹轻摇、驶向未来,他们的爱,永远凝滞在了彼岸。

  几个月过去了,陈祥榕的姐姐依然对弟弟思念无尽。她坚强地说:“当弟弟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肩负的是军人的天职,所以我也很为他感到骄傲。”

  肖思远牺牲后,16岁的弟弟时常梦见哥哥端着枪威武的样子。他下定决心:到了18岁,接替哥哥入伍,把哥哥的精神传下去!

  2020年10月25日,陈红军的儿子出生了。那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陈红军妻子的爷爷是一名志愿军老战士,她相信这是冥冥之中的血脉传承。她坚强地说:“我要把孩子好好养大,让他成为像爸爸那样的人。”

  英雄从未走远,精神薪火相传。气温低至零下30多摄氏度的高原上,一个个年轻的胸膛里热血澎湃——

  在一线,官兵叫响“缺氧不缺精神、山高斗志更高”的口号,纷纷递交请战书要求上战场。

  在一线,很多官兵主动推迟婚期、放弃休假,把执行边防斗争任务当成一辈子最为自豪的经历。

  战斗热情在一线高涨,关怀温暖也向一线汇聚。在各级共同努力下,任务部队住进了保温营房,看上了卫星电视,穿上了防寒被装,打上了亲情电话,吃上了新鲜蔬菜水果……官兵们卫国戍边豪气充盈、斗志昂扬。

  春节期间,华夏大地万家团圆、一片祥和;高原官兵枕戈待旦、高度戒备。见证着英雄官兵赤胆忠诚的加勒万河谷,山河如故、平静安宁。一块崖壁上,八个大字遒劲有力。

  那是刚任团长不久的祁发宝带领战士们刻下的铮铮誓言,也是新时代英雄官兵捍卫祖国领土、不负先辈荣光的庄严宣示——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责任编辑:武晓东SN241

首次披露!4名解放军官兵在中印边境牺牲全过程!_腾讯新闻

导读

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常年冰雪覆盖、高寒缺氧。就是在这样的生命禁区,一茬茬年轻的官兵战斗在卫国戍边一线,守卫着祖国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宁

因在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中央军委为5名官兵授予荣誉称号、记一等功,他们是团长祁发宝、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肖思远、

王焯冉。

英雄虽已离去

精神永驻边关

春节期间,记者来到喀喇昆仑高原,记录下边防一线官兵的忠诚与勇敢、坚守与奉献。

一大早,喀喇昆仑高原的天刚蒙蒙亮,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官兵已准备出发。按照计划,他们要对预定点位进行巡逻。

巡逻车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行进,官兵们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车外寂静的高原,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的地方。

2020年4月开始,有关外军违反两国协议协定,抵边越线搭建便桥、修建道路,频繁在边境越线争控,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导致边境局势陡然升温。

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

祁发宝组织官兵一边喊话交涉,一边占据有利地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展开殊死搏斗。增援队伍及时赶到,官兵们奋不顾身、英勇战斗,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这些英雄的边防官兵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仑高原,筑起巍峨界碑。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英雄虽已离去,精神永驻边关。

严峻边防斗争中,官兵们更加懂得了边防军人的责任与担当;英雄事迹感召下,官兵们守边护边、不怕牺牲的信念更加坚定。去年底,这个团服役期满的战士全部主动申请留队,继续在英雄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战斗。

战士付忠义说:“以前本打算服役期满了就回家。但是,经历了去年的边防斗争,我更加认清了边防军人的价值。边关虽苦,但总要有人守。只要边防一天需要,我就一天不走。”

“宁肯高原埋忠骨

绝不丢失一寸土”

有人团圆,是因为有人守护团圆。这个春节,在喀喇昆仑高原驻训的新疆军区某师官兵,学习英雄事迹、激发练兵热情,成为自觉行动。

连长李传江说:“利用冬季寒冷时节,集中研究高原实战中诸多重难点问题,官兵们士气一直很高,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

今年1月,这个团列装15式轻型坦克。新装备到来后,如何充分发挥战斗力,成为全团上下最关心的事情。

春节期间,官兵们几乎没有休息,

训练一直抓得很紧。

战士牛鑫垚说:“现在我们有了新装备,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我们要加紧训练,更加熟练运用装备,做到随时亮剑迎敌。”

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后勤保障也在不断完善。新式轮式救护车、全地形后勤运输车,以及新型保温营房、保温菜窖、防寒被装等一大批物资装备先后配发部队,让驻守在喀喇昆仑高原的官兵们有了坚实的支撑保障。

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尽管已经立春,但喀喇昆仑高原依旧冰封雪裹,气温最低时接近零下30摄氏度。面对极寒缺氧的恶劣天气,万千官兵发扬喀喇昆仑精神,捍卫着英雄誓死捍卫的国土,肩负着英雄用生命践行的使命。

指导员张志鹏:“英雄的事迹精神,极大鼓舞了边防官兵的战斗意志。现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全体官兵卫国戍边的热情高涨。我们宁肯高原埋忠骨,决不丢失一寸土。”

喀喇昆仑高原虽然高寒缺氧,因为戍边官兵的坚守,有了生命的色彩;虽然古老苍凉,因为驻训官兵的到来,有了火热的气息。

一代代边防军人,把青春挥洒在喀喇昆仑,也把最纯粹的忠诚镌刻在喀喇昆仑。誓死捍卫这片土地,成为他们最崇高的使命,最坚定的信念。

某边防团政委王利军说:“我们珍爱和平,别人的东西我们一分一毫也不要,但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祖国的领土和主权。我边防官兵始终牢记卫国戍边神圣使命,时刻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做好长期斗争准备,坚决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坚决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当我在战场上倒下

请别难过

那鲜血染红的大地

明天会开出最美的花朵

当我在战斗中牺牲

请别难过

我化作翱翔的雄鹰

也要守卫着祖国的山河

请放心吧!祖国!

致敬英雄!

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多退少补!下月起开始办理!去年有人退了10000多

复阳者搭乘火车,从长沙至鹤壁!急寻同乘者!

开工第一天,大涨!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时空》

编审:芳芳、苏永生、游永江

如果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金鹰955电台

Contactus

0731-96955

商业合作/投稿/爆料请发邮件

4名解放军官兵在边境冲突中牺牲,“清澈的爱,只为中国”!_腾讯新闻

少年心事在天涯,纵马昆仑未顾家。

鼙鼓惊催长戟举,烽烟骤涌夕阳斜。

一川风雪侵霜鬓,几缕戎装洗素沙。

杯酒阶前追旧事,故人泉下忆黄花。

军报记者丁增义撰写的这首《遥祭康西瓦》,描述的是被誉为“全军海拔最高”的康西瓦烈士陵园。如今,这里又添四缕英魂,他们的名字是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他们中最年轻的一位生于2001年,牺牲时年仅19岁。

中国与印度去年6月发生边境流血冲突,中方当时披露印军有20名官兵死亡。《解放军报》今天首度公开中国解放军伤亡情况,报道指,这场冲突导致解放军一名团长重伤,4名官兵牺牲,他们均获得了中央军委表彰。

英雄屹立喀喇昆仑

▲《解放军报》19日头版在题为“英雄屹立喀喇昆仑”的报道中详细描述当时冲突爆发情况。

《解放军报》报道指,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陈祥榕曾写下这样的战斗口号。2020年5月初,外军越线寻衅滋事,班长李确祥和年近19岁的陈祥榕等紧急前出处置。当李确祥问道:“要上一线了,你怕不怕?”陈祥榕的回答是:“使命所系、义不容辞!”

然而,这次交涉遭到对方蓄谋暴力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

军医韩子伟记得,祁发宝被救出后,左前额骨破裂,有一道十几厘米长的口子。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祁发宝,1997年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带着新兵营“军事课目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向组织申请:到高原去、到斗争一线去。

见此情景,陈红军带人立即突入重围营救团长,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

陈红军,2009年从地方大学毕业,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听说要征兵就临时“变卦”了,最终走进火热军营。

《解放军报》指出,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取得重大胜利,外军溃不成军,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而祁发宝身受重伤,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战死,另一名士兵王焯冉在渡河前往支援途中,为救助战友牺牲。

2016年后,年轻的肖思远、王焯冉、陈祥榕相继走上边关。一年年来,无数与他们一样的青年做出同样的选择。

王焯冉在增援途中第四次蹚河时,战友被激流冲散,王焯冉拼尽全力将三名战友推上岸,他说“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战友获救了,而他却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中央军委后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他们的家书:以身许国,青春无悔

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在肩。一线官兵常说,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五位战斗英雄的战地日记和留下的书信,书写着他们无悔的抉择。

“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

——陈祥榕对一次战斗的记录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

——摘自肖思远的战地日记

“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祁发宝所在团不成文的“规定”

“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在一本书中,陈红军特意标注了一段话

“奶奶,这么长时间里我最牵挂的就是您,孙子这些年一直想好好让您享福,可是我却一直不在家……

爸妈,儿子不孝,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好好报答你们。”

——王焯冉执行任务前写下的家信

国防部:做好英雄烈士抚恤善后工作

5名在中印边境冲突中负伤和牺牲的官兵,获中央军委表彰。中国国防部发言人任国强19号表示,授予荣誉称号是中国军队对功绩卓著、有特殊贡献,堪称楷模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的重大奖励。此次公开报道的官兵,是“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是对党绝对忠诚、矢志强军报国的时代先锋。党、国家和军队对军人的抚恤优待高度重视,依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有关规定,做好英雄烈士的抚恤善后工作。英雄烈士们的家人会得到妥善的安排和照顾。

任国强又说,中方对解决中印边境问题的立场是清晰的,始终致力于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争端,尽快推动局势降温缓和,恢复中印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中方公布涉加勒万河谷冲突消息出于怎样考量?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回应中称,国防部的发言人任国强已经就报道边防斗争一线官兵先进事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我们都知道,去年6月份发生了加勒万河谷冲突的事件,这个事件的责任不在中方,这个事件也造成了人员的伤亡,中方为了维护两国两军关系大局,推动局势降温和缓和保持了高度的克制,体现了中方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担当,但是印方多次渲染和炒作有关的伤亡事件,歪曲事实真相,误导国际舆论。”

▲华春莹在回应中动情地说,我读到有战士在日记里写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真的是非常感动。我想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每一位英雄烈士都值得怀念,值得我们尊敬。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

网友:致敬英雄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向戍边英雄致敬!

来源:凤凰卫视资讯台、解放军报

编辑:栗唯、林梓

中印边境4名英烈牺牲,平凡的奋斗是对英雄最好的致敬!_新浪新闻

  原标题:中印边境4名英烈牺牲,平凡的奋斗是对英雄最好的致敬!

  来源:东方网·纵相新闻

  记者 马旭卞英豪

  据《解放军报》2月19日报道,有4名解放军官兵在中印边境牺牲,分别是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战士肖思远、战士王焯冉,团长祁发宝身负重伤。

  另据公开报道,四名牺牲的军人中最年轻的陈祥榕生于2001年,只有19岁,王焯冉、肖思远也只有24岁。

  去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英雄虽已离去,精神永驻边关!他们在日记与言行中,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祁发宝所在团不成文的“规定”

  “不想打就滚!否则一切后果自己承担!”——在一段记录双方交涉的视频中,祁发宝怒斥外国军要求其离开中国国境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摘自肖思远的战地日记

  “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陈祥榕对一次战斗的记录

  “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在一本书中,陈红军特意标注了一段话

  “奶奶,这么长时间里我最牵挂的就是您,孙子这些年一直想好好让您享福,可是我却一直不在家……爸妈,儿子不孝,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好好报答你们。”——王焯冉执行任务前写下了这封家信

  对此,2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去年6月份发生了加勒万河谷冲突的事件,这个事件的责任不在中方。这个事件也造成了人员的伤亡。

  中方为了维护两国两军关系大局,推动局势降温和缓和,保持了高度克制,体现了中方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担当。但是印方多次渲染和炒作有关的伤亡事件,歪曲事实真相,误导国际舆论。 

  现在《解放军报》刊发有关的报道,公布事实真相,我想有利于人们了解这个事实真伪和是非曲直,这也是对卫国戍边英雄烈士的应有敬意。

  这些戍边英雄官兵的事迹,给了我们心灵很大的震动,其中比如说陈红军烈士还有4个多月就要做爸爸了、另外还有肖思远烈士他一直憧憬着要娶上他心爱的姑娘,但是很可惜他们没有能够等到这一天,而把生命和青春永远地留在了高原。为了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为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宁献出了生命。我读到他们在日记里写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真是非常感动。 

  华春莹表示,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每一位英雄烈士都值得怀念,值得我们尊敬。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

纵相短评:平凡的奋斗是对英雄最好的致敬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响亮的口号。即便是在和平年代,“00后”战士陈祥榕这般朴实的话语,比任何时候都要感人动听。  

  他们是戍守边关的热血战士,也是母亲的好儿郎和孩子的好榜样。和每一个平凡的我们一样,他们对祖国充满热爱,对同胞充满信赖,也对未来充满期待。而恰恰正是这样的朴实无华,让加勒万河谷的声声呐喊,让喀喇昆仑高原上的满腔热血,深深触及了每一个华夏儿女柔软的内心。  

  今天,我们终于知道了他们的名字。今天起,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山河无恙,戍卫更坚。如今,对英雄们最好的纪念,唯有用奋斗来守护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美好家园。  

  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或许,很难有文字能诠释英雄这般铁骨铮铮的英勇壮举,或许,很难有话语能够道尽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深情愫。然而,此时此刻,每一个平凡的我们,或许依然可以通过切实的行动,用对本职岗位的坚守,对社会责任的坚持,让英雄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大国的崛起,需要英雄们用坚强的意志筑起守卫国土的“钢铁长城”,同样也需要每一个平凡的我们用奋斗的点滴汇聚成那奔流不息的“生命运河”。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我们相信,平凡的英雄们是历史长河里最为壮阔的美景,而那不懈的奋斗则是我们对英雄最好的致敬。 

责任编辑:武晓东SN241

中印冲突现场曝光,四名解放军官兵牺牲!他们为我们而死!_腾讯新闻

去年6月,印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

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他们与数倍于己的印军展开殊死搏斗……

这段视频,记录了喀喇昆仑那场英勇战斗。

铭记烈士,致敬英雄!

01

事情的起因和经过

2020年4月以来,印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甚至暴力攻击我国前往当地交涉的官兵。

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我国边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让,尽最大诚意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但是,6月15日下午,在加勒万河谷,印军比哈尔联队第16营营长桑托什·巴布上校,率领一伙印军,再次越境闯入中国实控领土进行公然挑衅,并捣毁了河谷地区双方会晤点的帐篷。

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10余名官兵前出交涉。

可在交涉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

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

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突然,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团长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

见此情景,5人摄像取证组的营长陈红军带人立即突入重围营救团长,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

军医韩子伟记得,祁发宝被救出后,左前额骨破裂,有一道十几厘米长的口子。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为救助战友牺牲。

70人的首批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总数约600人的来犯印军击溃驱离,取得重大胜利。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据当时外媒报道,这次斗争中,带头挑衅的印军桑托什·巴布上校,被当场打死,印军丧生20~30人,被俘近50人,受伤总人数约100人。

也就是说,人数远处于劣势的解放军,用棍棒和石块干掉了印军一个连。

这场冲突,也见证了中国军人的顽强和血性。

02

为什么现在才报道?

去年6月印军非法越线、率先挑衅、暴力攻击中方交涉人员,蓄意制造了加勒万河谷冲突,造成双方人员伤亡,责任完全在印方。

可冲突发生后,中方为维护两国两军关系大局,推动局势降温缓和,保持了高度克制,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气度担当。

但印方多次渲染炒作有关伤亡事件,歪曲事实真相,误导国际舆论,污蔑中国边防部队官兵。

历史不容篡改,中国媒体对此次事件进行公开报道,是客观报道事实的媒体责任,有利于澄清真相,以正视听,让世人看清其中的是非曲直。

同时,英雄不能被遗忘,

是他们的顽强,让印度的投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为我们换来了和平。

据《解放军报》的报道证实,中国军队有4名边防官兵英勇牺牲:

▲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双双英勇牺牲;

▲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

▲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救助战友脱险,自己不幸倒在了激流中。

而根据媒体的报道,我们知道了烈士背后的故事。

33岁的陈红军烈士牺牲的时候,还有4个多月就要做爸爸了。为了不惊扰孕妇和胎儿,大家向陈营长的妻子暂时隐瞒了丈夫牺牲的消息。

10月25日,烈士的遗腹子陈潇楠在西安西京医院出生,那一天,正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

当最终得知不幸的消息,作为抗美援朝老兵的孙女,妻子坚强地说:

“我要把孩子好好养大,让他成为像爸爸那样的人。”

陈祥榕烈士,2001年生,高中刚毕业应征入伍,牺牲时尚未满19周岁。

陈祥榕的姐姐坚强地说:

“当弟弟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肩负的是军人的天职,所以我也很为他感到骄傲。”

肖思远烈士,1996年生,入伍前是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汽修2014级3班的学生。2016年5月,肖思远看到了学校里的征兵通知,他怀揣着女友的照片,应征入伍。

2年志愿兵服役期满,他在女友的支持下,继续留在条件艰苦的阿里高原,并一直憧憬着婚礼,要娶上他心爱的姑娘。但是很可惜,他没有能够等到这一天,而把生命和青春永远地留在了高原。

王焯冉烈士,1996年生,与肖思远同批来到阿里高原。王焯冉和战友马命等连夜渡河增援一线,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自己却被冻的没了知觉。

他挣扎,想把脚拔出来,但越陷越深,危急时刻,猛地使尽全力,将战友推向岸边,说,

“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

战友获救了,而王焯冉倒在了冰冷刺骨的激流中。

很遗憾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他们,但几位烈士将为国人所永恒铭记。

他们是戍边的兵将,是守国的英雄。

他们的英名,将与山河一样不朽。

03

和平的不是世界,是国家

还记得当年号称“万园之园”举世无双的圆明园吗?

然而它们迎接的是这样的结局:

英法联军劫掠焚毁,令人触目惊心

那年,我们一无所有,只能被欺压。

而类似的事情直到今天,依然在其他国家上演。

当年叙利亚外交官低头沉默的照片,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照片上一名老者坐在联合国的休息室内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从侧面看起来十分疲倦和无助,这名照片上的老者就是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

在联合国大会上,巴沙尔·贾法里勇敢的舌战群儒,为自己的祖国一次又一次的发声,控诉美英法三国对叙利亚的空袭是侵略行为,但是当贾法里想要再继续发言时,美英法三国的代表就已经离席了。

面对这种屈辱,势单力孤的贾法里丝毫没有任何办法回击。因为自己的祖国太弱小了,弱小到这些欧美国家可以绕开联合国直接对其宣战,并且毫不顾虑地将一枚又一枚的导弹发射过来,击打在自己祖国的大地上。

一位小女孩开心地唱歌,还没唱完,突然一声巨响,炸弹落在了她们家附近。

一个小男孩痛哭着控诉,他的弟弟被炸弹炸死了。

还有这个孩子,眼含泪水,委屈地问着:“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这些孩子没做错什么,他们的国家也很无力。

幸运的是,今天的中国人,可以免于这些苦痛。

但并不是世界和平了,国家之间友好了,而是,中国强大了!

要知道,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

是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解放军,是文章里提到的战士,将敌人,枪炮,火药,挡在了我们看不到的地方。

在B站看到一条评论,瞬间泪崩。

“黄昏将至。我吃着白米饭,喝着快乐水。想不通为什么这些身强体壮的士兵为什么会死。

我在深夜惊醒,突然想起,他们是为我而死。”

最后,致敬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从来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

缅怀2020年中印冲突烈士:4名战士不幸以身殉国,记住:因谁而死

而此事一经曝光,就受到了我国国防部、外交部等多个官方团体的高度重视,其中共青团中央甚至差点没忍住“爆粗口”,还发布了“只恨官微不能骂脏话”的一条微博,引发了外界的高度重视,那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几天之前,官方突然曝光了2020年6月份在中印边境爆发的一场冲突,即刻就引起了无数国人的高度重视,而在这场冲突中壮烈牺牲的四名解放军烈士,也收获了无数国人的敬重。

据多方资料显示,在2020年6月,印度军方悍然越线挑衅,公然违背与我军达成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军本着解决问题谈判的诚意,只带了几个官兵与印方进行交涉,却遭受到了印方的暴力攻击,遭受了不正当冲击,这场争斗也就正式爆发。事实上,我国带着几名官兵前去交涉的团长祁发宝在遭遇这种情况之后,凭借其迅速的反应能力,一边喊话交涉,一边调遣官兵与外军展开殊死搏斗,甚至还张开双手,试图用自己一人之躯抵挡来自敌方的“千军万马”,以保卫祖国的每一寸领土,就在如此强大的震慑力之下,我军战士经过英勇战斗,最后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无数印军抱头逃窜,溃不成军,印方也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但是,在这场激烈的斗争之中,由于敌方人数达到了我军战士的数倍之多,即使我军战士都在奋不顾身的英勇战斗,即使增援部队及时赶到,但团长郝发宝还是因此而身负重伤,我军四名战士也不幸在奋力反击中英勇牺牲,这四名烈士分别为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战士肖思远和战士王卓冉。不难看出,这四位战士在这场突然爆发的争斗中毫不退缩,是在用血肉之躯守卫我国的每一寸领土不受侵害,这种精神值得无数国人的尊重与敬畏。但是,在这件事被曝光之后,甚至有人“侮辱”这些牺牲在边疆士兵们,所以才惹得官微十分生气,共青团才会差点没忍住爆粗口。

事实上,中印边境对峙局面之所以存在,完全都是印度方面一手造成的结果,而这一切都要追溯到去年四月份。

当时,中印双方已经达成一致协议,双方的关系也暂时得到了稳定,但是在不久后的某一天晚上,印度前线士兵再次偷偷越境,使得边境对峙局面正式形成。而在接下来的十个月之中,印度方面多次违背誓言,不仅三番两次挑起争端,还调遣大批官兵、重型武器到前线,使得边境对峙局面一度陷入僵局,战争更是“一触即发”。但是,由于印度在边境斗争中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国内疫情也变得愈加严重,所以印度在边境也占不了优势了,所以印度军方就开始频繁倡议召开下一次军长级会谈,边境的局势也就因此而发生了改变。

在中印双方再次召开的第九次军长级会谈中,印度方面一改之前“嚣张跋扈”的姿态,甚至同意与中国按计划脱离接触,同步撤离,使得中印边境局势得到了大幅度改善。但即使如此,我国在这场斗争中丧生的四名战士也回不来了,永远将生命停留在了喀喇昆仑高原之上,若是印度之后在做出背信弃义之事,必将会为其行为付出惨重代价,这毋庸置疑。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这四位英勇献身的解放军战士,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做出了一些“大无畏”的事迹来,令人动容。

首先,是被追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的陈红军烈士。在这场突发的斗争之中身先士卒,冲到了最前锋,在牺牲前他的十根手指甚至全部都被砸断,但依然没有动摇他守卫国家领土的决心与毅力,而他的家里,还有着已经怀孕五个月的妻子。

其次,是被追授一等功的陈祥榕烈士。他至今才不过19岁,还只是被营长陈红军一直都很照顾的“娃娃兵”之一。然而,在这场突然爆发的争斗之中,陈祥榕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死死护住了陈红军的遗体,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撑到了最后一刻,令人动容。而这位“零零后”,还曾写下一句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祖国”,而他也用生命坚守了这句承诺。

然后,是被追授一等功的肖思远烈士。肖思远也是一位年轻的战士,原本也是有机会生还的,他与陈红军一起营救郝发宝营长,却陷入了印军的包围。但他即使是在这样的困境之下,仍义无反顾的冲进重围为战友们遮挡棍棒和石块攻击,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最后,是与肖思远一样为救战友光荣牺牲的一等功烈士王焯冉。他是肖思远的同龄人,是增援一线的官兵之一,在他到达战场之后,看到有人被激流冲散,就义无反顾的跳进激流之中救人,即使自己已经被冻得浑身僵硬。但是,他在救人途中一只脚被卡住了,而他在这万分危难之时用尽全身力气将战友推上了岸,自己则永远留在了这片刺骨的激流之中。更令人动容的是,王焯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嘴里还大喊着“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就像这四位牺牲在喀喇昆仑高原的解放军战士,他们用自己的臂膀守护着祖国的每一寸领土,保护它不受外敌侵害,这种行为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尊重,同时更受不得任何“侮辱”,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向他们致敬。

致敬!官方首次披露:4名解放军官兵在中印边境牺牲全过程_澎湃号·媒体_澎湃新闻-ThePaper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英雄屹立喀喇昆仑

——走近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我用生命捍卫守候!

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

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

——高原边防官兵喜爱的一首歌

喀喇昆仑高原,横亘西部边境。2020年6月,印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19岁)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24岁),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23岁),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英雄虽已离去,精神永驻边关!

2021年2月19日,军报发表长篇通讯,首次披露边境冲突全过程——

喀喇昆仑高原,横亘西部边境。

立春过后,大江南北暖意渐浓,高原深处的加勒万河谷依然严寒彻骨,大河冰封,群山耸立。

这里是祖国的西部边陲,也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来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2020年4月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甚至暴力攻击我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

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我边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让,尽最大诚意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官兵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涌现出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某机步营营长陈红军和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先进典型,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

“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万千官兵发扬喀喇昆仑精神,克服极度高寒缺氧,守边护边、不怕牺牲,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战位上。

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峰耸峙。

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

“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

“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

——陈祥榕对一次战斗的记录

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在肩。一线官兵常说,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

清晨,当哨声响彻营房,班长李确祥又想起了一笑就露出两颗小虎牙的陈祥榕,想起了那个新兵的第一次冲锋。

那是2020年5月初,外军越线寻衅滋事,李确祥和陈祥榕等紧急前出处置。李确祥问年轻的战友:“要上一线了,你怕不怕?”陈祥榕回答:“使命所系、义不容辞!”

他们赶到前沿后与对手殊死搏斗,坚决逼退越线人员。陈祥榕在日记中自豪地写道:“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面对严峻斗争考验,一线官兵越是艰险越向前,生死关头更凛然。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

交涉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

“他们的人陆续从山崖后冒出来,黑压压挤满了河滩……”参谋陈鸿宇回忆说,“我们人虽少,可拼了命也不能退呀!”

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

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

见此情景,陈红军带人立即突入重围营救团长,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

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取得重大胜利,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军医韩子伟记得,祁发宝被救出后,左前额骨破裂,有一道十几厘米长的口子。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为救助战友牺牲。

祖国山河终无恙,守边护边志更坚。

那场战斗后,“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发写在了头盔里、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

那场战斗后,陈祥榕所在连队斗志更加旺盛,服役期满的士官100%主动留队,所在团义务兵踊跃申请选取士官继续战斗。

那场战斗后,王焯冉所在团18名女兵3次请战,她们在请战书中写道:“愿同男兵一样英勇战斗,甚至流血牺牲!”

捍卫着英雄誓死捍卫的国土,肩负着英雄用生命践行的使命,一股“学英雄、当英雄”的热潮涌动喀喇昆仑高原。

如今,加勒万河谷的前哨上,官兵们时刻高度戒备,牢牢扼守河口;风雪飞扬的驻训场,官兵们驾驶新型战车精训苦练,随时准备迎敌亮剑;新型保温营房内,官兵们齐装满员、战斗生活物资充足,做好了长期斗争准备,纷纷表示——

我已严阵以待,犯我者必遭迎头痛击!

赤胆忠诚皆为祖国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

——摘自肖思远的战地日记

春节前夕,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又一批新战士,走进喀喇昆仑腹地的军营,准备在新训后奔赴高原边防一线。

有人说,选择这片高原,是既需要理想、更需要勇气的。天下有那么多的好地方,一颗颗年轻的心却偏偏选择了边关——

1997年,高中毕业的祁发宝报名参军,带着新兵营“军事课目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向组织申请:到高原去、到斗争一线去。

2009年,陈红军从地方大学毕业,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听说要征兵就临时“变卦”了,最终走进火热军营。

2016年后,年轻的肖思远、王焯冉、陈祥榕也相继走上边关。一年年来,无数与他们一样的青年做出同样的选择。

走上高原是因为理想,留在高原则考验信念。

他们首先要战胜的,是无法摆脱的高寒缺氧,满目的荒漠冰川,漫长的冬季封山,以及由此形成的遥远而荒凉时空……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必须时刻警惕,随时准备挺身而出,挫败一切侵犯中国领土的图谋。

官兵说,风与雪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就像一个超级过滤器,足以滤去你心中所有的浮华,最后只剩下对这片土地清澈的爱。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班长孙涛问他:“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

“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他坚定地说。

这种爱,无关年龄,都是一份“边关有我在,祖国请放心”的勇敢担当——

“头顶烈日乐为祖国守边防、手扶蓝天甘为人民作贡献。”祁发宝勘察天文点前哨,默念着老营房上的这句标语感慨不已:“老前辈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坚守边防一线,现在我们更应该担起责任,把边防守好。”

肖思远牺牲后,战友们整理遗物时,看见他在一篇战地日记中写道:“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无比自豪!”

这种爱,无关年龄,都是一腔“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赤胆忠诚——

陈红军所在营官兵聊起营长时说:“他最喜欢的,似乎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在一本书中,他特意标注了一段话:“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走上斗争一线前,王焯冉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这个时候递交入党申请书,就是希望组织能在任务中考察自己,在斗争一线考察自己。”

边防斗争中,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万千将士如斯,万里边关如铁。“为人民戍边、为祖国守防”成为一代代边防官兵赓续传承的血脉信念。

今天,坚守着无数边防军人用生命筑起的精神高地,祁发宝所在团有5任团长仍然并肩奋战边防斗争一线。

今天,读着身边团长、营长、班长的英雄故事,新一代喀喇昆仑卫士茁壮成长。

官兵一致生死与共

“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祁发宝所在团不成文的“规定”

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进藏先遣英雄连”连旗迎风招展。连旗下,全连官兵庄严宣誓:向王焯冉烈士学习,发扬“先遣精神”,坚决完成边防斗争任务……

1950年,先遣连130多名官兵在党支部书记李狄三带领下,以牺牲63人的悲壮,将五星红旗插上藏北高原。

当年,李狄三病情严重时,恳请党支部不要再给他用药,把最后一支盘尼西林留给其他战友……70年后,面对滔滔激流时,23岁的王焯冉同样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那天,王焯冉和战友马命等连夜渡河增援一线,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自己却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

突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危急时刻,他将马命猛地推向岸边:“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马命获救了,王焯冉则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一个英雄的集体,必然是团结的集体。回顾那晚的战斗,官兵们含泪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生死与共、舍命相护的故事——

看到祁发宝受到攻击重伤倒地,营长陈红军当即带着官兵,冲进“石头雨”、“棍棒阵”营救团长。

听到有人喊“营长连长被围攻了”,陈祥榕迎着对手冲去,用身体和被砸坏的盾牌护住营长连长。

发现还有战友被围攻,肖思远再次冲向前去,拼死营救战友,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块、棍棒的攻击。

“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回顾那场战斗,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我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是这次战斗以少胜多的关键所在。

边防斗争中,各级指挥员与官兵同住地窝子、同爬执勤点、同吃大锅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给养物资,平时铆在一线、战时带头冲锋,凝聚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谊和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

祁发宝所在团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战士张明最难忘那次渡河——

巡逻途中路过一条冰河,祁发宝带头跳下水探路,张明和几名战士也准备直接蹚河,却被团长叫住了:“水很凉,我背你们!”本已过河的祁发宝蹚水回来,把张明背起来一步一晃往前走……

战士夏良最难忘那次宿营——

河谷深处寒风凛冽,陈红军带着官兵巡逻到达指定点位,宿营地遍地碎石。夜里,义务兵及有高原反应的官兵住进了运输车大厢,陈红军则带着干部骨干在空地上支起帐篷打地铺……

平时甘苦与共,战时生死与共。

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战士王钰发现陈红军等人牺牲现场。他看到,一名战士紧紧趴在营长身上,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

这名战士,正是陈祥榕——陈红军平时关爱最多的“娃娃”之一。

以身许国青春无悔

“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肩负的是军人的天职,所以我也很为他感到骄傲。”

——姐姐眼中的陈祥榕

刚刚过去的冬天里,一封家信在高原广泛流传,激励官兵战风斗雪、坚守一线——

“奶奶,这么长时间里我最牵挂的就是您,孙子这些年一直想好好让您享福,可是我却一直不在家……

爸妈,儿子不孝,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好好报答你们。”

这封家信是王焯冉执行任务前写下的。字里行间,战士的家国情怀催人泪下,边防斗争的严峻考验也跃然纸上。

对此,祁发宝也深有体会。20多年的戍边岁月中,他先后40多次遭遇暴风雪和泥石流,1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孩子刚出生,祁发宝就匆匆归队,妻子生病时他总是不在,父亲去世时他因执行任务未能及时赶回……

丈夫身许国,私恩邈难顾。一名老边防深情地说,戍守高原的军人不是不顾家,而是每当走上边防一线,身后就是整个国家;不是不会爱,而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爱。

正是渴望爱情的年龄,肖思远的钱包里珍藏着一张漂亮女孩的照片。牺牲当天,他还憧憬着未来:“她支持我在部队长干,我想娶她,给她做一辈子的菜……”

还有4个多月就要当爸爸了,陈红军身在一线仍想方设法托后方的战友,提醒妻子按时产检。他答应妻子,等到退役后“就一起带孩子、做饭、钓鱼”……

然而,他们都失约了。时光之舟桨橹轻摇、驶向未来,他们的爱,永远凝滞在了彼岸。

几个月过去了,陈祥榕的姐姐依然对弟弟思念无尽。她坚强地说:“当弟弟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肩负的是军人的天职,所以我也很为他感到骄傲。”

肖思远牺牲后,16岁的弟弟时常梦见哥哥端着枪威武的样子。他下定决心:到了18岁,接替哥哥入伍,把哥哥的精神传下去!

2020年10月25日,陈红军的儿子出生了。那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陈红军妻子的爷爷是一名志愿军老战士,她相信这是冥冥之中的血脉传承。她坚强地说:“我要把孩子好好养大,让他成为像爸爸那样的人。”

英雄从未走远,精神薪火相传。气温低至零下30多摄氏度的高原上,一个个年轻的胸膛里热血澎湃——

在一线,官兵叫响“缺氧不缺精神、山高斗志更高”的口号,纷纷递交请战书要求上战场。

在一线,很多官兵主动推迟婚期、放弃休假,把执行边防斗争任务当成一辈子最为自豪的经历。

战斗热情在一线高涨,关怀温暖也向一线汇聚。在各级共同努力下,任务部队住进了保温营房,看上了卫星电视,穿上了防寒被装,打上了亲情电话,吃上了新鲜蔬菜水果……官兵们卫国戍边豪气充盈、斗志昂扬。

春节期间,华夏大地万家团圆、一片祥和;高原官兵枕戈待旦、高度戒备。见证着英雄官兵赤胆忠诚的加勒万河谷,山河如故、平静安宁。一块崖壁上,八个大字遒劲有力。

那是刚任团长不久的祁发宝带领战士们刻下的铮铮誓言,也是新时代英雄官兵捍卫祖国领土、不负先辈荣光的庄严宣示——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英雄团长”为战友落泪

日前,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他和战友用生命护卫着祖国的国境线。而这样的硬汉,却曾因战友受伤一度哽咽流泪……(视频制作/隋邦科)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就报道边防斗争一线官兵先进事迹答记者问

2月19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就报道边防斗争一线官兵先进事迹答记者问,全文如下:

记者:近日,解放军报刊发了反映中印边境任务部队官兵卫国戍边先进事迹的综合性报道,请问中方这样做的目的意图是什么?

任国强:在近一阶段维护中国国家领土主权和中印边境地区和平安宁的斗争中,中国边防部队涌现出一批热爱和平、忠诚使命、捍卫正义的英雄官兵。

需要指出的是,去年6月印军非法越线、率先挑衅、暴力攻击中方前出交涉人员,蓄意制造了加勒万河谷冲突,造成双方人员伤亡,责任完全在印方。冲突发生后,中方为维护两国两军关系大局,推动局势降温缓和,保持了高度克制,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气度担当。但印方多次渲染炒作有关伤亡事件,歪曲事实真相,误导国际舆论,污蔑中国边防部队官兵。历史不容篡改,英雄不能遗忘,中国媒体对英雄事迹进行公开报道,是客观报道事实的媒体责任,有利于澄清真相,以正试听,让世人看清其中的是非曲直。

中方对解决中印边境问题的立场是清晰的、一贯的、真诚的,始终致力于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争端,始终致力于维护中印两国两军关系大局,始终致力于尽快推动局势降温缓和,尽快恢复中印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记者:根据公开报道,中央军委将牺牲和负伤的官兵称为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并向其中2名官兵分别授予了“卫国戍边英雄团长”和“卫国戍边英雄”的荣誉称号,请问其内涵和意义是什么?能否介绍有关抚恤优待情况?

任国强:授予荣誉称号是中国军队对在作战、训练或者其他工作中,功绩卓著、有特殊贡献,在全国全军有重大影响和推动作用,堪称楷模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的重大奖励。此次公开报道的官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培育成长的钢铁战士,是“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是对党绝对忠诚、矢志强军报国的时代先锋。

党、国家和军队对军人的抚恤优待高度重视,依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有关规定,做好英雄烈士的抚恤善后工作。中国人民有珍视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优良传统,全社会一贯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对于为国牺牲和负伤的英雄烈士,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英雄烈士们的家人会得到妥善的安排和照顾。

来源:央视军事、解放军报、学习军团

原标题:《致敬!官方首次披露:4名解放军官兵在中印边境牺牲全过程》

阅读原文

忆英烈声哽咽母校师生致敬中印边境冲突中牺牲英雄陈红军_公益人物_中国甘肃网

  原标题:忆英烈声哽咽母校师生致敬中印边境冲突中牺牲英雄陈红军

  兰州烈士陵园内陈红军的墓地

  陈红军(左二)和同学们在一起

  陈红军(左二)和同学们合影

  兰州晚报讯 在2020年6月的中印边境冲突中,我国有4名官兵牺牲,他们是: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其中,在守卫边疆英勇牺牲、被中央军委追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的某边防机步营营长陈红军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

  2月19日,《解放军报》刊发的长篇通讯《英雄屹立喀喇昆仑》,首次披露对峙事件详细过程。西北师大官微随之发文致敬英雄校友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永不褪色的界碑!陈红军昔日的同窗和老师们更是在第一时间通过照片、诗歌、转发有关消息等方式线上缅怀英雄校友。“红军的眼睛大大的……是那种重情重义的好孩子……我们一定会记住他、一直纪念他。”惊闻陈红军牺牲的消息,曾任他大三大四班主任的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海健老师难过不已。

  1

  内敛的他心里一直有个军旅梦

  陈红军,男,汉族,1987年3月出生,陇南市两当县人,2009年6月从西北师大应征入伍。陈红军牺牲时33岁,妻子正怀孕5个多月。他曾经答应过妻子,等到退役后“就一起带孩子、做饭、钓鱼……”然而,在他为国捐躯4个月后的2020年10月25日,儿子出生了,做为父亲的他却早已长眠地下。

  “陈红军是西北师大教育学院2005级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记得刚入校时的他皮肤黝黑,有点内敛和腼腆,一眼看上去的感觉就是很忠厚善良。在我带他们班那两年,他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乐于助人、学习认真,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每当班级有各种比赛时,他总是带领大家为同学助威加油。”陈红军大一大二时的班主任吴昊告诉记者。

  吴昊回忆,陈红军一直都有一个军旅梦,“他和我聊过,自己的父辈有人从军,所以他也一直想参军报效祖国。2009年毕业时他如愿入伍。再见他时,身体比原来健硕了,整个人都透着军人的气质。我觉得咱们中国军人就应该这么英武、果敢。”

  吴昊告诉记者,每次见面,虽然大家都很关心陈红军的军旅生活,也知道卫戍边疆肯定很辛苦,但他从没有说过丝毫的苦,只是表示对家人有些亏欠。

  “从知道消息到现在,同学们首先做的就是搜集整理原来的照片,有在宿舍的、运动场上的,还有在图书馆前的。通过照片大家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看照片上的他笑得非常开心,我怎么都无法想象,一个人突然就没了……”说到这里,吴昊哽咽得无法继续。

  2

  重情义的好孩子 我们永远纪念他

  “红军的眼睛大大的、脸圆圆的,是我们班个儿最高的男生,所以大学时对他的印象很深。”面对镜头,刘海健未语泪先流。

  刘海健哽咽着告诉记者,陈红军性格非常腼腆,做事也很低调。“大学毕业时被特招入伍后,他总是隔一段时间就给我们打一个电话报平安。每次在返乡探亲或者送退伍的战友时,路过兰州都会来看看老师,请同学们聚一聚,吃个饭。我每次想付钱时,他总是不让,还说:‘你们是我一天的老师,我一辈子都记你们的恩情。’”

  “红军就是那种重情重义的好孩子!”说到这里,刘海健再次哽咽了。稍事停顿,刘海健继续回忆:“他每次提到部队的时候,总是会提到他的战友对他如何好。后来,他成为了全团最年轻的营长,他也总说他如何像老首长带他那样,来关爱他的新兵蛋子。提到部队生活时,他总是很乐观,很少提到苦。直到昨天我们才知道,他真实的生活工作状态。直到昨天我们才知道,我们永远的失去了这个好孩子!我们一定会记住他,一直会纪念他……”

  3

  当代青年学子的榜样和旗帜

  杨玲老师是陈红军在西北师大求学时的心理学老师。她表示,当得知自己教过的学生陈红军牺牲的消息时,第一反应是震惊,然后就是惋惜和自豪。

  “为人踏实、低调、品学兼优。”杨玲说,在她记忆里,陈红军个子高、皮肤黝黑,很有军人气质。

  杨玲告诉记者,据自己了解,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入伍后大多都会在连队担任辅导员或者担任宣传干事之类的工作。像陈红军这样去边境的很少,谁都知道那个地方肯定是比较艰苦。“通过报道得知他在边境线为了保卫祖国而牺牲,真得让我这个做老师的感到非常自豪,他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英雄。”

  “当年有幸给他们班教过一门儿课,尽管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但对同学们全心投入的学习状态,我还是有印象的。看到陈红军和他的战友们为国捐躯的消息,作为老师我特别痛心。他的英勇行为充分彰显了我们当代军人的本色和使命担当。对于我们来讲,红军既是我们学校我们学院的骄傲,更应该是我们当代青年学子的榜样和旗帜。”采访中,陈红军当时所在班级代课老师王等等说。

  4

  开学后将举办向陈红军学习系列活动

  时任西北师大教育学院团委书记兼辅导员张建清提及陈红军眼中饱含热泪:“这两天我们的心情都很沉痛。我和陈红军所在班级的同学们都在群里交流着,都是在自己的相册里、手机里、电脑里找着我们当年在一起生活学习的照片,回忆着我们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

  张建清说,陈红军18岁进入大学时很青涩内敛,但也不乏阳光热情。“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热心公益。我清楚记得他所在班级毕业时一共有7名同学参军入伍,我们为有这么一群可爱可敬的学生感到无比自豪。”

  尚在假期的西北师大校园依旧保持着静谧和安详。但从2月19日起,在这样静谧的背后,身在天南地北的西北师大师生们在线上开展对陈红军烈士的默哀和追忆活动却一浪高过一浪。

  西北师大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宏发表示,师生们看到陈红军为国捐躯的事迹后反响强烈。开学后,学校还将通过主题党日、主题团日活动,学习陈红军的先进事迹,把他的先进事迹融入到学校国防教育的课堂当中。开展向陈红军英雄致敬——退役大学生士兵为陈红军再穿一次军装纪念活动。还将通过走访陈红军的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厚植爱国情怀,激励广大师生向陈红军英雄学习。

  缅怀英烈 永垂不朽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辅导员王一飞:青山见证了你的忠诚!白云目睹了你的艰辛!皑皑的白雪,感受了你的无畏坚守!滚滚的黄河,化作了你的满腔热血!祖国的边陲,感谢有你,我们的卫国戍边英雄!

  西北师大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大三学生董梦怡:陈红军烈士不仅是我们的学长,也是一名戍边英雄。陈红军学长把生命和青春奉献给了祖国,不仅是我们西北师大的骄傲,也是祖国的骄傲。中印边境气候恶劣,我觉得每一个在边境驻守的士兵都值得尊敬,他们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榜样和尊崇的偶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文艳

  (图片由西北师范大学宣传部提供)

4人牺牲在中印边境,他们是为我们而死!吃橘子的19岁小战士看哭14亿人....-知乎

还记得去年六月,我们在干什么吗?

是在忙着上网课,还是在享受国内疫情稳定后的第一个夏天?

但在祖国遥远的西部边陲,巍峨耸立的喀喇昆仑高原的加勒万河谷,漫长的冬天却不知何时才能结束。

这里,不仅有凛冽的寒风,以致于让戍边官兵们

不得不生吃朝天椒抗寒

,还有印度军队屡次挑衅,悍然越线,甚至携带武器蓄谋暴力攻击。

时隔将近一年,我们才知道,在那起冲突当中,

有四位勇敢的解放军战士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他们中有人还不到19岁,有人在钱包里藏着心爱女孩的照片,有人还有四个月就要当爸爸了。

他们是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营长陈红军。

他们明明和我们一样,不过是十八九岁、二十出头正值青春的年纪。

在这个我们总会默认应该忙于上课、考试、刷GPA的年纪,他们选择了穿上一身军装,远离家乡,驻守在我们想都不敢想的荒凉边境线上。

图源: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在我们百无聊赖地躺在床上,刷着手机的时候。

在我们沉迷选秀,点评小哥哥小姐姐们唱跳的时候。

却不知道,和我们同样在这片土地上的他们,已经拿起了钢枪。

图源: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一步一步地巡视着祖国的边境,时刻警惕国境线另一边的外军,随时准备挺身而出,挫败一切侵犯中国领土的图谋。

漫长的边境线上没有界碑,他们,就成了界碑。

一边吃着橘子,一边腼腆的笑着的陈祥榕,是一个真正的00后。

2001年12月出生的他,在

牺牲时还不到19岁。

他也是四位牺牲英烈中最小的一个。

这个出生在中国最东端福建省的男孩,告别了家乡无尽的暖阳和丰沛的雨水,走进了祖国西端边境,走进了严寒彻骨、大河冰封的加勒万河谷。

他怀揣一腔热血跨过大半江山,为身后万万人保家卫国。

手中捧着的,还是

那颗来自南方故乡的橘子。

在日记本中,陈祥榕曾经写下过八个字——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班长孙涛看着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哑然失笑,想不通一个小孩子能写出如此浪漫的豪言壮语。

十八岁的小战士的眼神,清澈得像喀喇昆仑高原的雪水:

“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

而他,真的是这么做的。

外军越界挑衅,祁发宝团长被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攻击时,陈祥榕和自己的营长陈红军一起,突入重围,营救重伤倒地的团长。

这一去,就没有再回来。

战斗结束后,人们才发现,一名战士紧紧趴在陈红军营长身上。

趴在他身上,死死保护着他的,是小战士陈祥榕。

是陈红军营长平时最关爱最多的“娃娃”之一的陈祥榕。

当他牺牲的消息传到家乡,部队慰问烈士的妈妈有没有什么困难。

英雄母亲说:

“我没有什么要求,我只想知道榕儿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

和陈红军营长、陈祥榕一起突入重围的,还有肖思远。

原本负责摄像取证外军非法侵权挑衅行径的肖思远,看到战友们都加入战斗,他也毫不犹豫地冲进了前线,拼死营救战友,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块、棍棒的攻击。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曾经写在日记本里的那句话:

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

,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无比自豪。”

战友们还知道,在肖思远的钱包中,一直都珍藏着一张漂亮女孩的照片。

就在牺牲当天,他还憧憬着未来:

“她支持我在部队长干,我想娶她,给她做一辈子的菜……”

话音刚落不久,便是天人永隔。

当肖思远的妈妈看到肖思远和女孩合影的时候,有人让她把照片放在烈士的棺木里,了却肖思远的一个念想。

可肖妈妈担心这么做对女孩不好,会耽误女孩而拒绝了。

肖思远的家人们只知道两人是大学同学和女孩的小名,至于女孩大名叫什么、联系方式是什么,统统一无所知。

面对这个素未谋面,却一直都让肖思远念念不忘的女孩,肖妈妈想对他说一声:

“好姑娘,别等了,好好过以后的生活。”

这个连家里人都没能联系到的女孩,是不是和我们一样,直到昨天才知道肖思远牺牲的消息?

这联系不到肖思远的大半年,她都在想些什么?

是“部队怎么这么忙呢?”还是“他是不是不爱我了?”

在刚刚过去的除夕夜,肖思远的妈妈依旧像往年一样,给肖思远发了微信红包。

肖思远的头像,也和从前一样,是那个

心怀大国梦的“那兔”。

可这一次,“那兔”永远都收不到了。

2016年,刚好20岁整的王焯冉

瞒着家人偷偷在网上报名参军

直到报完了名,他才告诉了家里人这个决定。

入伍之后,漫长的戍边生涯让王焯冉和家人总是聚少离多。

四年以来,他只回过一次家。

更多的时间里,王焯冉是和战友们一起,不分昼夜地在祖国边境上巡逻,守卫。

只因边境线对面的外军日益嚣张,屡次挑衅。

执行任务前,王焯冉曾写下一封“绝笔信”:

奶奶,这么长时间里我最牵挂的就是您

,孙子这些年一直想好好让您享福,可是我却一直不在家……

爸妈,儿子不孝,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

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

,好好报答你们。”

一语成谶。

图源: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那天,王焯冉和战友们一开始并不在外军越境一线。

但由于力量过于悬殊,王焯冉所在的队伍接到了增援任务,需要连夜渡河。

从雪山上汹涌奔下的激流寒冷彻骨,在第四次趟河时,有人不慎被激流冲散。

王焯冉和队友马命,拼尽全力将三名在河水中和战友推上了岸。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他们早已被冰冷的河水冻得失去知觉。

危机之中,王焯冉的一只脚突然被卡在了水下。

为了让战友获得更多生机,他拼尽全力将马命推向岸边,并留下了对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

2020年6月,大江南北早已有了融融夏意。

正在过本命年的王焯冉,却永远倒在了喀喇昆仑高原的刺骨激流中。

在边境冲突前线,看到上前交涉的祁发宝团长倒地后,营长陈红军当即带着官兵,冲进“石头雨”“棍棒阵”营救团长。

这位2009年毕业的西北师大研究生,在看到征兵启事后,果断放弃了已经通过的公安特警招录考试机会,走进了火热军营。

但戎马生涯总是艰苦的,甚至危险的。

人们将直至牺牲前都死死护着他的陈祥榕挪开后,看到遍体鳞伤的陈红军营长,

连手指都已经被外军打烂

陈红军牺牲的时候,

他的妻子正身怀六甲。

顾及到孕妇的情绪,部队并没有第一时间把陈红军牺牲的消息告诉她。

而是决定让陈红军所有的战友都暂且隐瞒真相,等孩子出生后,再告诉家属这个不幸的消息。

202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陈红军的儿子出生了。

陈红军妻子的爷爷是一名志愿军老战士,这也仿佛成了一种冥冥中的血脉传承,陈红军的妻子说:

“我要把孩子好好养大,让他成为像爸爸那样的人。”

这些以身许国,用自己血肉铸成长城,将外军赶出国境的好儿郎,心尖尖上都有自己牵挂的人。

陈祥榕的父亲因病去世后,他时刻记着自己是家里的唯一男孩,要为奶奶、妈妈和姐姐担起责任。

肖思远一直憧憬着娶他心爱的姑娘,想给她做一辈子菜。

王焯冉惦记着年迈的奶奶,一心想让奶奶好好享福。

陈红军还有四个月就要当爸爸了,他已经想好了退役后就和妻子一起带孩子、做饭、钓鱼……

最终,

他们都失约了

2021年2月,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这些牺牲在喀喇昆仑皑皑白雪上的英雄和他们的战友们,真的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那些对中国边境蠢蠢欲动的人:

中国,寸土不让!

但是,我们也都记得,他们明明和我们一样,是生在和平年代的孩子。

他们也明明应该和我们一样,都有绚烂的青春和未来。

图源: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年纪最小烈士的陈祥榕,最是让无数人止不住的心疼。

“一个高中刚毕业的孩子,从东部沿海到祖国的最西头。来时一腔热血,如今只剩下一方薄薄的碑。从海边来,留在了最远的山头。”

他的战友们会在祭拜时留下一支支香烟,缅怀英灵军医护士们,也会从口袋里掏出糖果,让生前总是紧绷着一根弦,防止外军越境的小战士,好好地松一口气。

“不到十九岁的年纪,明明是高中刚毕业的年纪,是在阳光下打篮球的年纪,是心里偷偷喜欢女孩的年纪,是打电话会想爸妈的年纪,是刚能考驾照的年纪,是心存无数憧憬人生才刚刚开始的年纪啊!”

87年的营长陈红军、96年的王焯冉和肖思远、01年的陈祥榕……

“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就是这样,逐渐从被被自己年长的人保护,到被比自己更年幼的人保护。”

但他们,都是和你我一样的年轻人啊!

烈士家属们,即使在接受采访时再怎么坚强,但失去了至亲的他们,又怎么可能不心碎悲痛,怎么可能不想念和自己血脉相连的孩子呢?

插画家@使徒子也用画笔记录下了祁发宝团长和外军交涉的画面——

一个人,就是一堵长城。

图源:微博@使徒子

画中张开双臂,用自己血肉之躯组织外军进犯的人,不仅仅代表了挺身而出的祁发宝团长,更是我们无数守卫在祖国漫长边境线上的爱国戍边官兵!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早已习惯的安稳又悠闲的生活。

喝奶茶点外卖、吐槽大城市拥堵的交通、为了喜欢的明星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

生活中点点滴滴仿佛都是天经地义。

有网友曾经疑惑不解,想不通这些身强体壮的士兵为什么会死?

他们为什么会死?

他们是为我而死,他们是为我们而死。

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4名边防官兵英勇牺牲

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常年冰雪覆盖、高寒缺氧。就是在这样的生命禁区,一茬茬年轻的官兵战斗在卫国戍边一线,守卫着祖国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宁。春节期间,记者来到这里,记录下边防一线官兵的忠诚与勇敢、坚守与奉献。

英雄虽已离去

精神永驻边关

一大早,喀喇昆仑高原的天刚蒙蒙亮,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官兵已准备出发。按照计划,他们要对预定点位进行巡逻。

巡逻车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行进,官兵们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车外寂静的高原,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的地方。

2020年4月开始,有关外军违反两国协议协定,抵边越线搭建便桥、修建道路,频繁在边境越线争控,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导致边境局势陡然升温。

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

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

祁发宝组织官兵一边喊话交涉,一边占据有利地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展开殊死搏斗。增援队伍及时赶到,官兵们奋不顾身、英勇战斗,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

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这些英雄的边防官兵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仑高原,筑起巍峨界碑。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英雄虽已离去,精神永驻边关。

严峻边防斗争中,官兵们更加懂得了边防军人的责任与担当;英雄事迹感召下,官兵们守边护边、不怕牺牲的信念更加坚定。去年底,这个团服役期满的战士全部主动申请留队,继续在英雄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战斗。

战士付忠义说:“以前本打算服役期满了就回家。但是,经历了去年的边防斗争,我更加认清了边防军人的价值。边关虽苦,但总要有人守。只要边防一天需要,我就一天不走。”

“宁肯高原埋忠骨

绝不丢失一寸土”

有人团圆,是因为有人守护团圆。这个春节,在喀喇昆仑高原驻训的新疆军区某师官兵,学习英雄事迹、激发练兵热情,成为自觉行动。

连长李传江说:“利用冬季寒冷时节,集中研究高原实战中诸多重难点问题,官兵们士气一直很高,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

今年1月,这个团列装15式轻型坦克。新装备到来后,如何充分发挥战斗力,成为全团上下最关心的事情。春节期间,官兵们几乎没有休息,训练一直抓得很紧。

战士牛鑫垚说:“现在我们有了新装备,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我们要加紧训练,更加熟练运用装备,做到随时亮剑迎敌。”

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后勤保障也在不断完善。新式轮式救护车、全地形后勤运输车,以及新型保温营房、保温菜窖、防寒被装等一大批物资装备先后配发部队,让驻守在喀喇昆仑高原的官兵们有了坚实的支撑保障。

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尽管已经立春,但喀喇昆仑高原依旧冰封雪裹,气温最低时接近零下30摄氏度。面对极寒缺氧的恶劣天气,万千官兵发扬喀喇昆仑精神,捍卫着英雄誓死捍卫的国土,肩负着英雄用生命践行的使命。

指导员张志鹏:“英雄的事迹精神,极大鼓舞了边防官兵的战斗意志。现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全体官兵卫国戍边的热情高涨。我们宁肯高原埋忠骨,决不丢失一寸土。”

喀喇昆仑高原虽然高寒缺氧,因为戍边官兵的坚守,有了生命的色彩;虽然古老苍凉,因为驻训官兵的到来,有了火热的气息。

一代代边防军人,把青春挥洒在喀喇昆仑,也把最纯粹的忠诚镌刻在喀喇昆仑。誓死捍卫这片土地,成为他们最崇高的使命,最坚定的信念。

某边防团政委王利军说:“我们珍爱和平,别人的东西我们一分一毫也不要,但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祖国的领土和主权。我边防官兵始终牢记卫国戍边神圣使命,时刻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做好长期斗争准备,坚决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坚决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当我在战场上倒下

请别难过

那鲜血染红的大地

明天会开出最美的花朵

当我在战斗中牺牲

请别难过

我化作翱翔的雄鹰

也要守卫着祖国的山河

请放心吧!祖国!

致敬,英雄!

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

热门排序

3485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