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科普华君!

新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恶意诉讼可追究刑责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陈菲、杨维汉)夫妻双方打离婚官司新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恶意诉讼可追究刑责,一方发现另一方已通过另外的诉讼将财产转移……类似的恶意诉讼将随着新民事诉讼法的施行进一步得到遏制和惩罚。

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新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还增加了对案外被侵害人的救济渠道: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

以往,因虚假诉讼而受到损害的案外第三人的权利救济途径,主要通过申请再审加以解决。但申请再审条件严格,启动非常困难,这就给案外人的权利救济造成程序上的阻碍。

“与申请再审相比,第三人提起撤销之诉在程序上更便捷,更有利于案外人通过正当的司法途径保护其合法权益。”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熊跃敏说。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陈菲、杨维汉)“民事诉讼法修改对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在监督的范围、监督的方式以及监督的手段上,都大大地往前迈了一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说。

今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民诉法进一步明确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地位和作用,从立法上使民事检察监督的范围扩大到整个民事诉讼领域,丰富了民事检察监督的方式,强化了检察监督手段。

修改后的法律增加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人民检察院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针对新民诉法施行后,检察机关如何开展监督怎样落实法律规定,最高检有关负责人表示,民事检察监督在性质上是对公权力的监督,而不是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同时,民事检察监督的效力主要是依法启动相应的法律程序,或者提出相应的检察建议,促使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纠正违法情形。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陈菲、杨维汉)近年来,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公益诉讼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关注。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首次将公益诉讼制度写入法律。

修改后的法律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少立法者、司法者、法学专家和环保人士认为,这一条款的增设具有宣示意义,为我国公益诉讼打开了一扇大门,使我国公益诉讼制度迈出跨越性一步。

以往,在污染环境和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件发生时,往往采用一对一的诉讼模式,每个受害者也只能自己提起诉讼。受害者可能无力搜集证据,可能没有时间起诉,可能请不起律师,也可能因为受损数量小而放弃诉讼。

至于哪些组织适宜提起公益诉讼,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意见报告中指出,可以在制订相关法律时作出进一步明确规定,还可以在司法实践中逐步探索。

据了解,目前,有的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已规定了提出这类诉讼的机关。比如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对破坏海洋环境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正在修改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在研究,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哪些涉及保护消费者的组织有权提起或适宜提起公益诉讼。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陈菲、杨维汉)“民事诉讼法修改对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在监督的范围、监督的方式以及监督的手段上,都大大地往前迈了一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说。

今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民诉法进一步明确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地位和作用,从立法上使民事检察监督的范围扩大到整个民事诉讼领域,丰富了民事检察监督的方式,强化了检察监督手段。

修改后的法律增加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人民检察院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针对新民诉法施行后,检察机关如何开展监督怎样落实法律规定,最高检有关负责人表示,民事检察监督在性质上是对公权力的监督,而不是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同时,民事检察监督的效力主要是依法启动相应的法律程序,或者提出相应的检察建议,促使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纠正违法情形。

热门排序

790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